热点文章
2013年bet 365-亚洲版官网82365365手机版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以下简称《条例》),特向社会公布2013年度bet 365-亚洲版官网82365365手机版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本报告由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六部分组成。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从
一、概述
2013年,我市按照中央、省、湘潭市部署,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中办发〔2011〕22号)和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12〕16号),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强政务公开工作力度,推进重点领域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转变政府职能、保证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和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公开机制。2013年,我市在推行政务公开工作中,把政务公开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与全市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和机关思想作风整顿结合起来,与全市的党务公开、年度目标、效能建设、政风行风等同步安排部署、同步督促检查、同步检查评比。年初,我市及时调整和完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明确以市长为组长,市纪委书记和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各乡镇、市直各部门也分别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明确专职领导,配备精干工作力量,形成了市、乡、部门三级联动的公开网络和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
二是完善制度,规范公开程序。为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建立健全了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责任追究、社会评议、保密审查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目录,严格界定公开范围,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建立机构设置、法律政策、行政审批、其它具体行政行为、便民服务、专项资金、业务信息、对内公开等子目录,同时从形式、制度、工作机构等进一步明确,实现了政府信息公开依法、规范、有序运转。
三是全面推行行政审批集中受理改革工作。2013年上半年,我市根据省委、省政府和潭政办函〔2013〕39号)的要求(《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湘潭市转作风优环境促发展专项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在全市全面推行行政审批集中受理改革工作,就是改革现行行政机关行政审批运作模式,大力推进部门的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股室集中,部门的行政审批股室向市级政务服务中心或部门的对外办事窗口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办理向电子政务平台集中;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集中进入对外办事窗口落实到位,部门对窗口工作人员授权到位,网上电子监察到位,(也称“三集中、三到位” )以实现减少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效能和提升服务水平的目标。并根据我市实际,重点抓好部门窗口建设,先归并内部审批职能和服务事项,完成单位内部“小集中”。改革后,全市具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能38家单位,市直(工商、税务和公安除外)有人社局、商务局和农经局3个部门单设了行政审批服务股,31个部门加挂行政审批服务股的牌子,由行政审批服务股统一受理、统一办理、统一送达,实行“一个分管领导、一个股室负责、一个窗口对外”,初步建立了审批与服务并重、权力与责任挂钩,实现行政审批由量到质的跨越,为打造服务型政府创造了条件。
四是加快推进行政服务向基层延伸。根据《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通知》(湘政办函〔2013〕5号)文件的要求,我市7个乡镇全部建立便民服务中心,面对面为群众提供服务。将与群众关系密切的劳动保障、社会保险、综治信访、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计划生育、农用地审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纳入乡镇便民中心公开集中办理。并制作了公开栏,及时公开了群众关心的事项和各类办理流程,大大方便群众办事,真正做到“快捷、透明、高效,为民、便民、利民”。积极推进乡镇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社区政务公开的有机衔接。在村(社区)设立便民服务点,实现市、乡镇、村(社区)政务服务平台的联动与融合,全市70个行政村有45个村建立便民代办点, 5个社区全部建立便民服务中心,逐步形成上下联动、层级清晰的政务服务体系。其中清溪镇火车站社区网络化管理成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先进典型。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2013年我市政府门户站全年发布政府公开信息2763条。其中,政务类1199条,人事任免类信息10条,重点领域类79条,新闻类1484条。
㈠主动公开的内容和特点
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积极做好主动公开工作。制定和完善《韶山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公开内容涵盖了应主动公开的机构职能、法规政策、规划计划、重大项目、社会公益、城乡建设、统计信息、社会服务,应急管理以及其他工作的15大类21大项应公开的内容和详细的子项政府信息。
2013年加大“九大重点领域”栏目的建设力度,在行政审批、财政预算决算、保障性住房、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价格和收费、征地拆迁、招投标等推进信息公开。
㈡主动公开的载体建设
一是发挥政府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平台和窗口作用。及时在网站上发布政策法规、政策解读、计划规划、人事、财务、政府采购等重要信息。全年共发布各类信息11000多篇,图片1000多张,视频200多条,被上级媒体采用信息500多篇。
二是利用短信群发平台,开展手机短信服务。手机短信具有高效、便捷、经济实用、针对性强的特点,“手机发文”日益成为各职能部门开展政务公开工作的有效渠道。适时通过手机短信向服务对象提供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市场供求、价格行情、疾病防治、气象预警等内容,不仅服务及时,而且在加快农业技术的普及,防汛抗灾、倡导健康饮食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年共发布各类信息1500多篇。
三是开通了政务公开热线。严格按照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的目标,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认真受理“12345”群众来电,坚持做到每天查询市长信箱和“12345”中心交办情况。今年,我市共受理“12345”中心交办件26件,做到了答复及时、准确,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度达100%,充分发挥政务公开在知民情、解民忧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是开展网上行政审批。依托全省统一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搭建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平台,建设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两个系统。全市有35个单位,505项政务服务事项进入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和电子监察系统,至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落实依申请公开受理机构,建立了依申请公开工作规程,畅通申请渠道,规范了相关文书,申请人可以采用互联网、信函、传真、现场申请等多种方式提交申请,对公民要求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做到了有人管。今年全市共妥善处理依申请公开114起,主要集中在征地拆迁上,如要求公开韶山竹鸡粮食片区旧城改造立项及规划许可和用地审批。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本年度无向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人进行收费的情况,未产生政府信息公开事务诉讼相关的费用支出。
五、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3年度没有收到任何申请行政复议,没有引发有关政府信息公开提起的行政诉讼。
六、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3年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做了一些工作,但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上级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个别单位重视程度还不够,主动公开的意识还不强;公开内容还不够全面,时效性仍需进一步提高;考核奖罚制度还未落实,监督力度还待进一步加强。2014年,我市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一是进一步构筑信息公开平台,做好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工作。在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全面改版、优化网站信息架构和服务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信息公开的服务渠道和方式方法,提高社会公众对信息公开的关注度和认知度,强化信息公开工作成效。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的应用和录入。要按照“部门全覆盖、事项全覆盖,流程全覆盖”的要求,将非涉密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办理,并实行常态化、动态化、制度化和格式化管理。坚决杜绝系统“接而不用”和行政审批事项办完后补录登入、规避电子实时监控等问题。
三是继续抓好行政审批 “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工作的落实。2014年对现有行政审批类、便民服务类、收费类事项再次进行清理规范,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办事流程进行再造,特别是对办事依据、办事程序、承诺时限等进行规范,通过职能归并,实行一个窗口对外服务,努力建立“审批一条龙、服务一站式”的行政审批工作新机制。同时,要改进我市现行政务大厅工作模式,寻找思路,进行大胆尝试。
四是要突出重点,把政务公开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目前,政务公开的各项政策,制度已基本完善,因此要在深化完善和巩固提高上下功夫,加大“真公开”的力度。同时,要求按照有关规定,根据效能办有关要求,进一步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并在工作质量、态度、时效等方面作出承诺,不断增强工作透明度。使我市的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朝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