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韶山

首页 · 走进韶山 · 人物韶山 · 详细内容

毛泽东五回韶山

来源:韶山网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7-04-14 09:57 浏览次数: 次 【字体:

1907年至1908年间,毛泽东辍学在家,结识了刚从外面学成归来的李漱清,他从长沙法政专科学校毕业,是韶山有名的饱学之士和维新派人士。毛泽东很敬重这位先生。在李漱清的影响下,毛泽东广泛阅读了 《盛世危言》、《校邠序抗议》等时政新书,接受了民主思想,世界观发生了深刻变化,偏僻闭塞的小山冲已锁不住他那颗年轻火热的心,他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自己应当走到外面的世界里去,去闯一闯,去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来!

这时他听说邻县湘乡的东山书院改成了一所新式的高级小学,由于求知的渴望,他坚决要求到东山小学去读书。父亲拗他不过,终于让步了。1910年早秋的一天,他第一次离开家乡,走进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

临走时,他以改写他人之作的方式给父亲留下了一首明志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诗中反映了毛泽东远大的抱负和不凡的气度,正是这种独立不羁的品质,帮助这个少年作出了决定一生的第一个重大抉择。沉睡的中国大地上,已经响起了巨人的脚步声……

此后,毛泽东一生多次回到韶山。当他走上革命道路后,回家乡的机会就不很多了,但五回韶山的故事流传至今,毛泽东与韶山道不尽化不开的浓浓乡情,既是家乡人心中珍贵的回忆和宝贵的财富,又是为普天下人们广为传诵的一段佳话。

  

 一回韶山炉旁春夜说亲人

 二回韶山播火家园初染红

 三回韶山考察农运涌风云

 四回韶山别梦依稀故园情

 五回韶山晚来乡思更情深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et 365-亚洲版官网82365365手机版或其工作机构)”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或由其他机构提供,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的内容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积极进行处理。